飞象原创(高靖宇/文)4月2日,美国政府“对等关税”落地,在全球市场掀起波澜,尤其是对依赖全球供应链的科技企业,让他们“很受伤”,苹果公司首当其冲。
“对等关税”方案公布后,苹果公司股价连续两日遭遇重挫,市值蒸发高达5333.6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3.88万亿元),成为本轮美股下跌中受伤最重的公司之一。
投行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称,“对等关税”将使销往美国的科技硬件产品都将面临25%-54%的关税,这意味着苹果硬件产品的成本大幅上升,而这一成本压力极有可能传导至终端用户,导致iphone被迫涨价。若苹果公司将关税带来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iPhone价格预计将增加30%至40%。
以目前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最便宜机型iPhone 16为例,其标价为799美元。按照Rosenblatt Securities分析师的预测计算,若苹果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iPhone 16的价格可能会上涨43%,达到惊人的1142美元。更高端的iPhone 16 Pro Max(配备6.9英寸屏幕和1TB存储空间)目前零售价为1599美元,转嫁成本后价格可能接近2300美元。如此大幅度的价格上涨,无疑将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。
尽管库克近年来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,但目前仍有90%的手机在中国组装。其他硬件产品,包括部分手机、耳机、手表和电脑,苹果公司已将生产转移至印度、越南、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等地,不过这些东南亚国家也在征收高额“对等关税”范围内,即使地理迁移依然难以化解关税冲击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苹果虽已“未雨绸缪”,但依然无法避免成为这场关税风暴中的牺牲品。目前留给苹果的选项只有两个,要么自行吸收关税成本,要么提高产品价格,间接将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客户。如果iPhone大幅涨价,可能导致销量下滑。过去三年中,iPhone 收入一直停滞不前,Mac、iPad 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所有其他产品类别在 2024 财年至 2022 财年之间也出现收入下降。“对等关税”的政策使苹果陷入两难困境,在产品定价、市场份额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,都将面临严峻挑战。
推荐阅读: